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
专家介绍
践行青年使命谱写青春华章————-五区观察组
职务/职称:  

新冠肺炎疫情伴随着2020年的新年突袭而来,面对严峻的形势,疫情就是命令,作为医务工作者责无旁贷。五区观察组由8名护士,张冬英、葛春花、王辉珍、刘梅、俞洋洋、王雅怡、康丹、范道敏临时组建。我们怀揣勇气和必胜的信念,2月8日晚收到集结令,立即通知8名护士带上早已打包好的行李,火速赶到筹备好的“战场”,20分钟内所有成员全部到岗,一切准备就绪,“战斗”的号角吹响了。

尽管有心理预期,但真正进入隔离病区,心理还是忐忑不安,大家互相加油打气,不安情绪很快烟消云散。8个小时穿着不透气的防护服,戴着N95口罩和眼罩,不适感不言而喻。尽管如此大家还是争抢着去隔离病房,无数个感动的画面历历在目。王辉珍是我们组的大姐,虽然已经年过半百,仍然积极加入抗疫一线,她“狠心”丢下姑娘,在冰箱里足足备了1个多月的食材。“我参加过非典救治,我有经验让我上”,没有太多的豪言壮语,只有默默无闻的付出,体现了白衣天使的责任和担当。葛春花护士长,面对新冠疫情主动请缨,“我是党员,17年前参加过非典救治工作,我不上谁上”?每次抢着去隔离病房,病人的心理疏导,防护措施的落实,在抗击疫情中起到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。刘梅是国家级传染病专科护士,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,二孩只有22个月,面对疫情她主动报名参加抗疫一线,在工作中任劳任怨,接到任务时总是冲锋在前,想孩子时强忍着泪水,拿出照片看看,2月13日是她大姑娘的生日,刘梅竟然忙忘记了,她亏欠地说:“等妈妈回来给你补办个生日,先想想要什么礼物。”孩子说:“妈妈安心工作吧,我在家会乖乖的,我想要妈妈和一起工作的叔叔阿姨平平安安,这是我最大的心愿。”感人的话语,懂事的孩子,这也是我们工作的动力。还有位瘦弱的姑娘俞洋洋,别看她身材较小,弱不禁风,但做起事情来精炼老道,毫不含糊,出色地完成任务。最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组的3个90后,范道敏是一名90后党员,小姑娘特别能吃苦,她说我没有孩子,没用结婚,没有牵挂,让我多进污染区工作,在工作中尽心尽责,接受了风雨历练,经受了严峻考验,是年轻护士的楷模。王雅怡也是90后,爱人是边城监狱的狱警,也在抗疫一线,把3岁的孩子留给了父母照顾,在这次任务中表现积极,任劳任怨,面对重重困难,90后学会在克服中成长。90后的还有康丹,她丢下4岁的儿子给父母照顾,想孩子时也只有通过视频,进组的第一个晚上,120每隔1小时送个病人,连续收治了6个病人,康丹沉着应对,工作有条不紊,充分体现了90后也能吃苦耐劳的精神,在青春中挥洒泪水,在历练中茁壮成长。

张冬英是五区观察组组长,中共党员,17年前参加过非典救治工作,这次疫情第一时间递交了请战书,作为护理组长,责任大、事情多、任务重。防护措施督导、病房检查指导、区域消毒处理、物资准备情况、部门协调工作、生活保障落实、人员心理状况,都需严格把关。我组是特别团结和能战斗的团队,医护配合默契,医生收集病史、询问病情、处理医嘱、采集标本、及时记录、心理安慰。护士安排病人、健康宣教、及时治疗、心理疏导,病房的消毒处理,垃圾的收集处置,工作紧张有序,有条不紊。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,疲惫的身躯,憔悴的面容,脸上深深的压痕,有心痛更多的是感动。

我组在隔离病房工作15天,共收治11个病人。其中有3天兼顾发热门诊,在发热门诊收治4个留观病人,1个无症状感染病人。因为病人大多入院匆忙,入院后我们第一时间加微信方便沟通,大家会积极主动满足病人需要,如洗漱用品、手机充电器、拖鞋,有的患者住院时过了饭点,大家主动把饭菜和水果给患者,自己却吃泡面。最记忆犹新的是一位11岁的小姑娘,爸爸是确诊新冠病人在住院治疗,她和妈妈本来在宾馆隔离,由于出现发热、咳嗽症状,晚上十点独自一人由120送到隔离病房。得知小女孩这个点中饭和晚饭尽然没吃,大家立即准备了热乎乎的饭菜,端上切好的水果,看着她狼吞虎咽的样子,大家热泪盈眶,儿女心泛滥的我们暗暗发誓,给她更多的爱,让她尽快回到父母的怀抱。大家对她无微不至的关心,不仅仅体现在治疗和护理上,更多的是心理和生活上,都当起临时父母,时刻提醒她少玩手机多休息,督促她及时穿上外套避免受凉,帮她端茶倒水,看着她按时服药,及时送上口可的饭菜和喜欢的果切,小姑娘非常乖巧懂事,由于她积极配合,很快就出院了,大家露出了久违的笑容。

在医院全方位立体防控治疗保障体系下,我们组顺利完成任务。感谢院领导、护理部的信任,感恩姐妹们的支持。我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,没有轰轰烈烈的贡献,但我们凭着一腔热血,履行着自己的使命,我们扛责在肩,以身作则、勇挑重担,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一名医护人员的奉献精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