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
专家介绍
平凡的迹录——-内科护理组
职务/职称:  

2020年的春节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节日,为了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,随着院领导的一声令下,在正月初一的下午,我们内科十一病区和十病区开始合并。这天,我们要将原有病区的患者进行合并,留出空房间接收从十病区转上来的23位患者。谢月红、李晶放弃了休息主动来加班,在总务科的协作下,我们顺利地将包括14位卧床患者在内的23位患者由四楼迁至五楼,所有在班人员主动加班直到将患者安置妥当,将所有的治疗护理核对无误才下班回家。

2020年1月27日,正月初三,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,所有护理人员进行了调整,一部分的姐妹走上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第一线,我们则和其他科室过来支援的姐妹继续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。由此,一个新的十一病区护理团队成立了!

一线人员在不顾安危,深入火线。在抗击疫情的后方,我们同样在承担着艰巨的任务。十一病区历来都是全院最忙的科室,病种多,病情复杂,护理任务重。病区刚刚合并,每天要面对的是一级护理患者21人,需协助翻身患者24人,口腔护理23人,膀胱冲洗10人,大小换药7人,气管切开2人,每天要测量120至150人次的血压、脉氧,如此大的护理工作量,而我们这支新组建的队伍里大多是年轻的同事,环境的不熟悉,病种的不了解,我的心紧紧的拽在手心里,担心她们不能完成工作任务。然而,她们给了我很大的惊喜,她们没有人喊苦喊累,在我调整了排班的模式,在老同志的带领下,这些年轻的孩子逐渐成长起来了,圆满的度过了病区合并后最艰难的时刻。

其实在第一次看到护理人员安排表时,我的心里很不安,病区被抽调了大部分的护理骨干力量,我很是担心病区的安全。当天召集大家开了科例会,全员到场,我请常庆华主任和大家分析当前形势,和大家讲解今后工作的重点、难点,要求群策群力,共渡难关。疾风知劲草,危难见坚贞。在整个疫情期间,所有护理姐妹没有提任何要求。冯明华承担了病区的值班,在我外出的时候承担起病区的协调工作;罗云霞家中有两个孩子,她主动承担起了带领新同事上夜班的重任,由于疫情防控需要,病区护士不断的调整,夜班人手不足,新入科护士对各方面都不是很熟悉,搭班护士责任重大,罗云霞总是和我说,护士长你放心,新来的护士上夜班由我来带;吴萍原定于正月初八进行住院手术治疗,由于病区人手不足,她暂缓治疗,一直坚持上班,经申请于3月22号进入隔离病房;单靓为了新来的同事能够尽快的熟悉病区的工作流程,将各个班次的工作流程进行了表格化;杨明秀在腹泻两天的情况下,担心没有人上班,因此没有告诉任何人而坚持上夜班,被发现后,经劝说后方才休息;姚瑶和陈姿含在孩子生病的情况下,没有提任何要求,坚持工作;姚瑶也承担了病区工作量最大、最难的责任组……还有其她的姐妹默默的付出。我们不在火线,没有轰轰烈烈的感人事迹,但我们一直在坚守,在默默的付出,默默的感动着大家!

疫情就是命令,防控就是责任。为了保障病区患者的安全,在护理部的指导下,制定了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期间探视、陪客制度》。严格进行探视者、陪客的管理,要求戴口罩,陪护人员每日测量体温,探视者入科时必须测量体温,未戴口罩不得入内。按照医院要求,每日地面消毒液拖地每日2次,病房空气循环风消毒每日两次、物体表面消毒每日2次,办公室、治疗室、值班室紫外线消毒每日2次,做好工勤员培训。每日督查医务人员、工勤员、陪护家属的口罩佩戴情况。

3月10日,疫情得到有效控制,原十病区患者进行回迁,为前阶段工作画上圆满的句号。在此期间,病区共收治患者65人,出院   62人,抢救2人。

在这段特殊的日子里,病区所有护士凝心聚力,众志成城,在努力完成治疗护理工作的同时全面落实各项防控工作任务,在平凡的岗位上,爱岗敬业,默默奉献,从不放弃,她们用实际行动深刻诠释着白衣战士的追求和风骨,用平凡的“迹”录书写抗击疫情的诗篇。

 

 

内科十一区副护士长: 张英

 


5.jpg